来源:中国安全生产网
本网讯2023年,内蒙古多地遭受自然灾害,部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受到影响。党中央、国务院牵挂着受灾群众。应急部、财政部向内蒙古自治区调拨了4330件棉衣、21390床棉被,下拨资金2.61亿元,支持内蒙古做好冬春救助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1月16日,自治区防灾减灾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厅工作组到呼和浩特市武川县调研指导冬春救助工作,走村入户慰问受灾困难群众,送去慰问金和生活物资。在武川县可可以力更镇天力木图村受灾户郭连在的家里,详细了解生产生活、冬春救助资金发放等情况。据了解,2023年,武川县发生旱灾、洪涝、风雹、雪灾等自然灾害,造成3万多人次受灾。郭连在说,今年受到雨灾及雹灾,导致农作物收成不好,让本来不富裕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通过这次冬春救助,她家拿到了救助金和棉衣、棉被等救灾物资,感谢党中央的关心帮助,让他们温暖过冬。
入冬以来,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安排部署,自治区应急管理厅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周密部署、认真实施,将冬春救助工作落实落细。各地应急管理部门加强救灾物资调运和实地督导,及时发放救灾物资,通过惠民惠农“一卡通”将冬春救助资金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同时,结合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入户走访、“敲门行动”,向受灾群众面对面地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让受灾群众明白“惠”从哪里来,将党中央对内蒙古的深情厚爱、对受灾群众的关心关怀和党的惠民政策送到受灾群众心中。
据自治区应急管理厅救灾和物资保障处处长王跃武介绍,为了做好冬春救助工作,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对受灾群众冬春期间困难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统计,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程序确定需救助对象,建立救助台账。此次救灾物资专门用于2023年重点受灾旗县的冬春需救助人员,优先保障受灾的低保对象、残疾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留守老人等特殊群体。2023年国家向内蒙古自治区共下拨各类防灾减灾救灾和安全生产资金10.65亿元,其中冬春救助资金2.6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