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市应急管理局
“有三名游客在北山迷路,请组织救援。”“有小区两栋楼突然停电,影响居民近300户,请协调相关部门检修恢复,保障群众正常生活。”......接不完的应急电话、处理不完的应急事务、防不胜防的风险隐患,全年365天都要抓安全生产、每天24小时都要应急值守,这是区应急管理局每一位“应急人”的工作常态。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区应急管理局认真落实“四下基层”工作制度,以学铸魂、以调查研究为抓手,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企业访民情、听民意,用心用情用力推动解决当前应急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现实问题和突出问题,努力形成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思路办法和工作举措,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理论学习是主题教育的重中之重,区应急管理局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建立“领导干部领学、各党支部组学、机关党委督学”学习机制,健全“党委抓支部、支部管党员、党员带群众”联动机制。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习近平著作选读》等原文原著,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应急管理等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重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理论学习、专题党课、研讨交流、培训赋能、警示教育、参观见学、主题实践七项活动,切实推动科学理论武装不断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铸魂促干。
“在开展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工作实际,聚焦应急能力提升、应急执法效能强化、加油站规范化管理等关键着力点,确定了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应急管理提质增效的强大动力、应急能力提升的实践路径等9个调研课题。”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调研课题,班子成员自觉摒弃“闭门造车”“空转内耗”“事后发力”等不良倾向,扑下身子、沉到一线,采取面对面座谈、实地走访、沉浸式调研等方式,“望闻问切”“解剖麻雀”,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了解基层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的真实情况,全面掌握第一手的详实资料。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已开展调查研究80余次,调查点位140余个,发现并解决问题50余个。
区应急管理局还把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守护好“昌盛平安”作为检验调研成效的“试金石”。通过稳步推进各类灾害救助事项、制定《昌平区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应急能力提升实施方案》等高质量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累计救助2113人次,发放救助金520.7万元。同时,聚焦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落实,区应急管理局紧盯燃气、电动自行车、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统筹推进安全生产和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及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深化年行动,全区查处各类隐患7.7万余项,隐患整改率为97.99%。
“我们还围绕营商环境及服务效能提升,开展了‘安全体检百家行’活动,以执法人员、安全技术专家、企业‘三方’面对面交流指导为特色,选取区内医药化工、养老、商贸、汽修、工业等重点行业领域100家代表性企业,进行全方位‘体检式’隐患排查,指导企业整改安全隐患1044条。”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自开展主题教育以来,区应急管理局还妥善接报处置突出情况400余起,实现市级考核安全生产事故和亡人数同比“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