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全信息网站!
www.yjaqfh.cn18183620002
手机版
地方
四川召开2025年“关爱下一代”安全教育工作会

来源: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近日,四川省2025年“关爱下一代”安全教育工作暨百馆联谊安全管理经验交流会在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召开。

会议由四川省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四川省应急管理厅主办,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承办,以“构建青少年应急教育长效机制,筑牢安全成长防线”为核心议题,旨在推动青少年安全教育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深度融合,搭建跨领域合作平台。参会单位覆盖省委社会工作部、省关工委、省妇联、教育厅、民政厅等40余个省级部门及相关机构,形成了“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协同推进”的应急教育格局。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副厅长张劲指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做好“关爱下一代”安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应急系统要强化协同联动,既要推动应急管理专业资源与教育资源深度融合,也要针对场馆安全隐患、应急演练提供专业指导,更要聚焦青少年相关重点领域铸牢安全防线。希望各单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和谐、稳定的环境。

会议现场,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从业者围绕青少年安全教育的痛点、难点与创新方向展开深度交流。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院长第宝锋指出我国灾害教育存在不足,川大为此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建成国内高校首个安全应急技能综合训练中心,推动知识向实操转化。西华大学应急管理学院院长舒志乐聚焦校园安全,提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联动机制,破解应急教育“形式化”“家长作业化”困境。四川广播电视台广播融媒体中心副主任肖建军分享“从‘声’边到‘身’边”经验,通过融媒体科普矩阵覆盖数百万中小学生,将打通“空中电波”与“线下场馆”协作通道。成都市明远书院学校以每周1课时、每月应急疏散演练,联合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开展 “馆校协同” 体验课提升学生安全意识与自救能力。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七进” 科普模式线下服务超200万人次;即刻反应应急安全体验基地 “分段式、模块化”课程六年接待18万名学生研学;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十年砥砺,不忘初心,均提供可复制样本。

为进一步深化青少年安全教育协同机制,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在会上发出倡议,号召全社会以“守护青春安全,共筑成长防线”为目标,从四方面发力:提高政治站位,将安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聚焦现实问题,构建涵盖校园管理、创新教育形式、心理健康的多维度防护体系;深化“百馆联谊”,打破地域与单位壁垒,推动资源共享与跨区域合作;强化责任落实,将安全教育纳入常规工作,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四川省防灾减灾教育馆馆长鲜圣在会议总结中表示,青少年安全教育需持续推动“知识传播”与“文化培育”深度融合。省防灾减灾教育馆已连续9年打造“减灾兴川文化月”品牌活动,通过主题展览、应急演练、科普讲座等形式,线上线下累计覆盖超4000万人次,为构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社会氛围奠定坚实基础。

传承减灾文化,书写“减灾兴川”新篇章,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是对青少年安全教育实践经验的梳理与总结,更标志着四川在构建青少年应急教育长效机制上迈出关键一步。“减灾兴川文化月”期间,还将开展专题研讨会、联合科普活动、跨区域安全演练等系列活动,推动“千年减灾智慧”与现代教育理念深度融合。四川将持续发挥“百馆联谊”平台优势,整合高校、媒体、场馆、学校等多方资源,让安全意识扎根青少年心中,让防灾技能成为成长“必修课”,为建设平安四川、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注入更强动力。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