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安全信息网网站!
www.yjaqfh.cn010-68373386
手机版
企业
全国政协委员周国平—— 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

2021年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到2023年京津冀特大洪涝灾害,包括中国安能集团在内的众多中央企业积极参加抢险救援,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国家队、专业队作用。

“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开展应急救援的一支重要力量,多年来在抢险救援中积极主动、发挥优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国政协委员周国平说。

今年全国两会,周国平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应急救援能力建设的提案》,旨在进一步发挥中央企业在应急救援中的作用,为防灾减灾救灾提供支撑保障。

发挥优势 认清短板

多年来,中央企业参与应急救援的经验极为丰富。在众多重大突发事件中,中央企业充分发挥装备、人才、技术等优势,积极参与抗击和救援行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央企业开展应急救援有许多优势,首先就是力量优势。”周国平表示,各地各部门依托中央企业在内的国企建成了矿山、危化品、隧道施工、工程抢险、航空救援等国家级应急救援专业队伍90余支共2万余人。同时,中央企业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和安全生产应急队伍,是应急救援的支援力量,所有中央企业人员都是应急救援的强大后备军团。

“专业优势是央企的一大亮点。中央企业科研力量强大,在行业上技术领先,可在紧急状态下拿出科学的应急方案,为应急救援指挥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周国平说。

周国平表示,央企还具备组织优势,反应迅速,覆盖面广。一方面,中央企业讲政治、顾大局,一声令下,能坚决服从、迅速行动;另一方面,中央企业规模大、分布广,遍布全国,遇有情况能够快速反应,就近组织力量投入应急救援。

此外,周国平在调研中发现,当前中央企业参加应急救援行动,多数是以企业身份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力量相对分散、不成体系。同时,存在缺少应急联动响应机制、应急救援指挥体系不健全、系统性的应急训练演练较少、特种应急装备配备少等问题。“这些现象亟待引起重视。”周国平说。

建强体系 做大产业

周国平表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加强中央企业应急救援能力建设。

一是建强中央企业应急救援力量体系。着眼国家应急力量现代化建设需要,发挥中央企业力量、专业、组织等优势,进一步建强国家自然灾害工程救援骨干力量,抓紧组建完善电力、交通、矿山、化工、医疗、核救援等专业力量。把中央企业内部安全生产应急队伍拓展建成可遂行应急任务的支援力量,形成骨干力量、专业力量和支援力量三位一体的中央企业应急力量体系,并纳入国家应急力量体系,给予政策、经费、保障等支持,打造成为防灾减灾抗灾救灾的有生力量。

二是健全中央企业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在应急管理部和国务院国资委的统一协调下,建立中央企业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和信息平台,统筹央企应急力量和资源,对上通联应急管理部应急指挥中心,对下统一指挥协调央企应急力量投入现场救援行动,切实提升央企应急救援综合效益。

三是推进中央企业做大做强应急产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要求,加大国有资本对应急产业的投入,强化中央国有经济在防灾减灾救灾、应急物资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有效供给。通过增加国有资本预算、加强政策引导、开展专业化整合等手段,推动应急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支持应急产业发展,培育应急领域领军企业。

建立中央企业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和信息平台,统筹央企应急力量和资源,对上通联应急管理部应急指挥中心,对下统一指挥协调央企应急力量投入现场救援行动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