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矿山安全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云南省应急管理厅自 2025年6月起启动 “矿山安全文化提升工程”,通过 “五个一” 系统性工程举措,全面推进矿山安全文化建设,为全省矿山安全生产筑牢根基。
一、全覆盖法治宣讲,夯实安全意识基石
省应急管理厅联合昆明理工大学安全工程学院组建专家宣讲团,聚焦滇东北、滇西等重点矿区开展 “法律进矿山” 活动。截至目前,已在曲靖、红河等 6 个州市举办专题宣讲 32 场,覆盖企业管理人员及一线矿工 6500 余人次。宣讲以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为核心,结合云南本地典型事故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将法律法规与实战教训深度融合,强化从业人员法治意识与安全敬畏心。
二、示范标杆引领,打造安全文化样板
全省遴选 20 家重点矿山企业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试点,形成可复制的实践经验。其中,云南铜业集团创新 “安全积分银行” 制度,以积分激励规范操作;云天化集团推行 “安全家文化”,将安全理念融入员工家庭生活;昆钢集团实施 “智能安全预警” 系统,用科技强化风险防控。同时建立“1 带 5”帮扶机制,1 家示范企业带动 5 家周边企业协同提升,目前已辐射 100 余家矿山企业。
三、智慧监管赋能,构建数字化支撑体系
升级 “云安矿山” 智能监管平台,新增安全文化评估模块,实现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动态监测;开发 “矿山安全通” 微信小程序,提供移动化学习考核渠道,便于从业人员随时开展学习;在 15 家试点企业部署 AI 安全行为识别系统,实时抓拍违规操作并预警,推动安全管理从 “被动处置” 向 “主动预防” 转变。
四、长效机制保障,健全闭环管理体系
将安全文化建设纳入安全生产目标考核,与企业评优评先直接挂钩;建立月度督导检查制度,7 月已完成首轮专项检查,发现并整改问题 230 余项;实施 “红黄绿” 三色分级动态管理,根据企业表现调整监管强度,形成 “考核 - 督导 - 调整” 的闭环管理体系。
五、制度成果转化,形成特色工作模式
总结提炼“1234”工作法:以安全发展理念为核心引领,以线上智慧平台与线下示范创建为双抓手,健全考核评估、激励约束、动态管理三项机制,推动安全文化与日常管理、教育培训、科技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四方面深度融合。
云南省应急管理厅表示,2025 年底将实现重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达标率、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率、重大风险管控率三个“100%”。下一步,8 月将举办 “安全文化示范矿山” 现场观摩会,9 月开展全省矿山安全技能竞赛,年底前建成 3 个省级矿山安全培训示范基地,持续巩固提升矿山安全文化建设成果。
(供稿:北京环球之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