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6 月 5 日起,重庆市应急管理局启动“矿山安全文化提升年” 专项行动,以“四个强化”为抓手全面推进矿山安全文化建设,通过系统化举措筑牢安全生产思想根基,为矿山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动力。
一、以法为基,筑牢安全文化认知根基
法治宣传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环节。重庆市应急管理局联合重庆大学安全工程学院组建专家宣讲团,深入渝东北、渝东南重点矿区开展“送法进矿山”活动,推动法律条文转化为安全文化基因。
截至目前,宣讲团已在綦江、万州等 8 个区县举办专题讲座 28 场,覆盖企业管理人员和矿工4200 余人。宣讲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为核心,结合重庆本土典型事故案例开展沉浸式教育,既解读法律条款,更传递“安全红线不可逾越”的文化理念,推动“学法守法”成为矿山从业者的行为自觉。
二、示范引领,打造安全文化建设标杆集群
为破解安全文化建设同质化难题,重庆精选 15 家重点矿山企业打造特色样板,形成可复制的文化建设模式。
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矿创新“安全积分制”,将矿工遵章守纪、隐患排查等行为量化为积分,可兑换物质奖励或培训机会,以正向激励培育“我要安全”的主动意识;重庆钢铁集团矿业公司推行“安全家文化”,通过家属安全寄语墙、亲子安全课堂等载体,把安全责任延伸至家庭,构建“企业 + 家庭”的文化共同体;海螺水泥重庆矿区则依托“智能安全预警”系统,将技术防控转化为“数据说话、预防为先”的文化理念。
同时建立 "1+N" 帮扶机制,15 家示范企业结对带动 60 余家周边矿山,形成“标杆引领、全域提升”的文化建设格局。
三、智慧赋能,构建安全文化数字化生态
重庆以技术创新激活安全文化建设活力,升级“渝安矿山”智能监管平台,新增安全文化评估模块,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安全理念渗透度、员工行为规范度等 12 项指标,生成个性化提升方案。
开发“矿山安全文化”微信小程序,整合法规解读、事故警示、安全微课堂等内容,实现 4200 余名矿工“掌上学习、实时考核”,累计学习时长超 1.2 万小时。在 10 家试点企业部署的 AI 安全行为识别系统,可自动抓拍违规操作并推送警示,将技术约束转化为行为习惯,推动安全文化从“被动遵守”向“主动践行”转变。
四、机制护航,夯实安全文化长效根基
为避免安全文化建设“一阵风”,重庆建立多维度保障机制:将安全文化建设纳入“智慧矿山”考核体系,权重占比达 20%;实施季度督导检查,7 月首轮检查已发现并整改问题 37 项;推行“红黄绿”三色分级管理,根据文化建设成效动态调整监管频次,形成“考核 - 督导 - 改进”的闭环。
重庆市应急管理局表示,到 2025 年底将实现重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从业人员安全培训、重大风险智能化管控三个全覆盖。下一步,重庆将在 8 月举办“安全文化示范矿山”观摩会,9 月启动安全技能大赛,年底建成 2 个市级安全培训示范基地,持续强化安全文化对矿山安全生产的软实力支撑。
(供稿:北京环球之家文化传媒有限公司)